“我明明是为他好”: 亲密关系中,你总过得累的四大原因

Gracehug
2023-05-25
3489
55
01

爱如果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负担

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所有夫妻结婚久了,生活都会一地鸡毛?很多时候,我明明是为他好,他为什么就不领情?

很简单,你认为的“为他好”,即便真的是为他好,可这个“好”,万一不是他想要的呢,那这个“好”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如果你还非要他认可这个“好”,那你就是在逼迫他去接受一个他不想要的东西,试问,如果换成是你,你会领情吗?

“我明明是为他好,他为什么就不领情”,这句话在爱情、婚姻甚至亲子关系里出现的概率都非常高,因为中国人的亲密关系里向来都缺乏界限感。

这也是导致很多亲密关系最后会走向“恶性循环”的最根本原因。

艾克哈特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里说过 : 地狱之路是好的意图铺就的。

任何时候,一旦强迫他人只能做那些“好的”选择,那这个“好习惯”、“好品格”就会变成一种牢笼,因为如果只能做一种选择,那就意味着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意味着所有的现有选择都是建立在压抑和自我牺牲上面的,它并不是发自内心的遵从自由意志的选择,而是被迫履行某些规条或他人的期待而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那这个“好”,原本的意义就消失了,这个“好”也变成了一种负担和道德绑架。

02

以爱掌控对方,对方会逃得更彻底

有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妈都是学霸,属于强强联手的婚姻组合,偏偏女儿资质平庸,对学什么都表现得很弱。

为此,妈妈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呕心沥血。

从小到大,女孩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妈那句“我还不是为你好”。

在后来女孩自杀后,妈妈发现女孩的日记里,有一句话经常性出现: “你们总说你们是为我好,可你们从来没有问过我想不想要”。

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女孩一次次扛下压力,克制自己的不喜欢和反感,为了父母拼命背书,刷题,上辅导班,可即便如此,她的成绩还是很普通。

女孩无数次在日记里苦恼写道,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可爸爸妈妈就是不接受我是一个普通孩子,因为他们都是最优秀的父母。

后来,女孩高考发挥顺利,考上了母亲想要的理想大学,本以为可以脱离父母的监控,那知道母亲为了督促她,竟不远千里搬到她学校附近去进行陪读。

大学四年里,当室友们在疯狂谈恋爱的时候,她在拼命啃书;当其他同学周末开开心心去玩的时候,她还是在拼命刷题,做题。

大学毕业后,她想去当空姐,母亲却用关系把她弄进了律师事务所,并为她找到一位行业大咖做导师。

压倒女孩心底最后一根稻草的是,上班第一天,导师让她去问客户要一份要送法庭的资料,女孩毫无头绪,又不敢去问同事,最后因为女孩没处理好这个事情,被导师狠狠骂了一顿。

女孩当天回家,鼓起勇气对母亲说,她想辞职,结果换来的是母亲的破口大骂。

当天晚上,女孩就自杀了。

看着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这样香消玉损了,妈妈彻底崩溃了。

在女儿的遗书里,女孩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永远也无法成为你们想要的优秀女儿,希望下辈子你们生个比我聪明的女儿。

捧着女儿遗书的父母哭成了泪人,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大多数中国父母,爱孩子都喜欢表现在,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可他们从来没有换位思考过,孩子想要的是什么,最后累死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所有试图“以爱掌控对方”的亲密关系,最后往往只会让对方逃得更彻底。

03

爱,是不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对方

一对夫妻在闹离婚。

法院调解期间,这对夫妻在律师建议下,去做了心理咨询。

咨询的时候妻子说,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了这个家各种付出,为他安排,他倒好,不是和我吵架就是和我冷战,真是太没良心了。

丈夫马上反驳: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你也不是我妈,凭什么整天教训我,连我丢个衣服都要指定位置,丢错了就要挨骂。我是个男人,我有我的尊严,再说了,我每天在外面工作已经够烦够累了,回家还要听你没完没了的说教,谁受得了?

“我还不是为你好”“你每次都说是为我好,可我没觉得啊……”一言不合,双方又当场大吵了起来。

这种“妻子什么都想为丈夫安排好,丈夫却一点也不领情”的场景,在生活中很常见。

好比这个妻子说:他做事鲁莽,什么事都做不好,连叫他买个酱油都能出错,我能不帮他安排好吗?

可恰恰是,你总帮他安排好,他才会连酱油都买错的。

正如这位丈夫吐槽:反正我不管怎么做,她都是不会满意的,那我还做来干吗?等下做多还错多。

一段关系里,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当你事事总想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对方的时候,你是注定会失望的。因为,就是你自己都无法保证,每一件事情的结果都能如自己预期那般完美完成。

而爱一个人,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尊重。

什么是尊重?你必须先学会不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对方,因为你喜欢的,不代表别人就喜欢。

真正好的婚姻关系也应该是,我有我的标准,但我也尊重你的不一样。

04

亲密关系想长久发展,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里常常都有透不过气的感觉,那是因为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里不懂得界限感,我们常常以爱之名,去剥夺对方的天性和自由。

其实真正的爱情,不是把对方改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不管对方是怎样的,我都喜欢并且尊重,彼此成就,各自活成最好的自己。

正如那句话说的,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可很多人却常常把这句话变为,我是爱你的,你是我的。

真正的爱,是不拿自己的标准,去强求对方。

即便你欣赏不了对方的兴趣爱好,为人处事,也请试着去包容,而不是攻击或指责。

英国文学家拜伦曾经说过,要使一段关系长久发展,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我中心意识,不同的是,有人因为爱愿意放下自我,成全对方;有人嘴上一直说爱,心里却从未放下过自我。

懂得成全对方的人,最终会相互成就,赢得圆满。相反,不懂得成全对方的人,往往只会在彼此的自我里,互相攻击,二败俱伤。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originally created by GraceHug, counselors, and compiled from high-quality online contents. It is intended solely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ll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riginal author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regarding copyright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address or remove the relevant content.
文章内容由嘉待情感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及网络优质内容整理汇编,仅供用户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字与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