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久了无话可说?三步教你打破僵局,让爱快速回暖

Gracehug
2023-02-12
2317
51

你是否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亲密关系里,有着发泄不完的负面情绪,被柴米油盐代替的激情生活,还有对方的背叛,不知道这段关系该如何走下去了,甚至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选错了人。

这或许是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的,我也看见很多人在这样僵化的关系里不断挣扎。

有的人说,与其在这样的关系里受罪,不如早日解脱,也有人说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就得过吧。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今天我老师就来和大家聊聊,处在这种僵化的关系里,该怎么继续走下去。

1.察觉关系中的模式

举个例子,有一个女学员找到我的时候诉苦说:“我只希望我的男人可以多花一点时间陪陪我,哪怕是一起坐下来吃吃饭,沟通一会。”

而男人觉得:“本来工作就在上升期,难免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陪着女人,能拥有足够的夫妻生活就可以了。”

对女人来说,男人给自己的关系和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对男人来说,没有那么多时间。

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僵着。

他们都希望对方可以改变,比如只要对方可以多陪着我,我就可以给他想要的。

但这样做并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这个模式,是双方都想让双方改变,就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这个时候,就需要察觉一下你们的关系是什么模式。

这就像外面在下大雨,如果你蒙着眼睛只想赶路,最终可能会发现走错了路。这个时候你需要先打开伞,然后看看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再不断地前行。

有一个细节很重要,就是你想走正确的路,需要先打开伞,这就是下面我要说的给自己留一个空间,给自己一个缓解的时间,让你可以看清前方的路,让你知道自己此时此刻在做什么,接下来该做什么。

2.给关系留出一个空间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会不会有这样的体验,本来你还在和他为了今晚的碗到底谁洗,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交,你觉得你已经做饭了,还做了很多家务,让男人洗个碗不过分,男人觉得自己上了一天班,很累,回家后什么都不想干了。

然后你就出去散了步顺便倒了垃圾,再回家后,发现自己已经不怎么生气了,厨房里的碗也已经洗完了。

这就是给关系留出了一个空间,在这个时间里,你可以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也不急着寻找答案,等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去选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

可能你会说,这样的做法和逃避有什么区别?

逃避是不再面对,也不会再考虑更多,它是不得已的事情。

而创造一个空间,并不是让你不再面对,而是在自己思考后再去面对,是一件主动权在自己手上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方式创造这个空间,在这个过程里,你不会再感到无能为力,你会做出新的选择,而不是重复过去的路。

在关系里,我们都会很迫切地找对方要一个答案,但其实答案并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在自己身上。

3.聆听后给对方回应

回应在一段关系里起着很大的作用,可能是一个肯定的动作,一句话,或者一个微笑。

我们对对方的回应,也会使自己改变,当然,回应的关键是聆听。

只有聆听对方的话,才能给到他最好的回应,当你不知道怎么面对这段关系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然后去聆听他的想法,最后再改变。

也有人说,当自己想要去聆听对方时候,对方会表现出很不情愿,也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出来。

确实,如果没有创造好空间和时间,没有好好聆听对方的内心,那他也会逐渐失去表达的欲望,渐渐变成静音模式,所以想迅速让关系改变是很难的。

更多的是在一次次的练习后改变,比如让自己变得更加冷静,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静下来听对方的表达,在一次次中反思,当真正开始聆听到对方的内心时,关系自然就会发生改变。

有了聆听,才会有真正的回应,没有聆听,就像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你陷入到某一种关系里,一定是被动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先察觉你们的模式,再给彼此一个空间,最后做到真正的聆听,这样关系的僵局自然会被打破。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originally created by GraceHug, counselors, and compiled from high-quality online contents. It is intended solely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ll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riginal author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regarding copyright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address or remove the relevant content.
文章内容由嘉待情感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及网络优质内容整理汇编,仅供用户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字与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