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越多越幸福?那些过度付出的人,往往得不到幸福

Gracehug
2023-02-12
1860
80

感情中不是越努力越幸运的,越努力的一方是过度付出的一方,什么是付出。

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正面的付出,对两人亲密关系是一种积极促进的催化剂,另一种是过度恶性的付出,它是间接影响亲密关系的“隐形杀手”。

我看到很多女生的咨询,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抱怨自己为什么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应该有的回报。

“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照顾家庭,你却这么对我”“要不是因为你,我早都升职加薪了”“我跟着你我连婚礼都没办,跟你受苦受累,你却这样狠心”

诸如此类,这很容易让两人产生矛盾,很容易让付出者抱怨,让另一方感到痛苦。这就是一方的过度付出所带来的隐形伤害。

为什么付出却没有得到同等的回应呢,原因有三点:

一、越付出,自我价值就越低,他会渐渐轻视你的价值。

在两人交往过程中不断付出的一方总是会相对自卑,是缺乏安全感的,你越投入和付出,对自我价值的评定就越低,认为只有靠这种付出才能凸显你的安全感和对他的爱。长此以来,感情的天秤也就向一方倾斜,失衡后两个人都会感到不舒服,甚至痛苦,这样的感情也会变得岌岌可危。

二、你的付出也许变成高压,也就是他的负担。

情况严重的无形中会变成一种控制,变向自私。面对压力有人会想着逃离,当你的过度付出变成自私的,是有条件的、明码标价的爱。

只要他没有积极回应就会给他施压:“我都这样付出了给了你很多,你是不是也要给我点什么了”大多数过度付出者会是这样的情绪表达,面对这样的压力,他会有巨大的负担和负罪感。

三、感情中最怕的是“为你好”。

很多女生其实是特别专情又很用心的好姑娘,但给予的爱都是以“为你好”冠名,沉浸在“我对你好,你接受,所以你也要对我好和更爱我的”思维中。

比如你天天早上给你老公做早饭,就要求他也必须按点起来吃饭,哪一天没有按点起来吃饭,你就会训他,说他不领情,你老公其实心中OS是:“我宁愿天天早上不吃就想多睡会儿”,所以当你的付出也不一定就是他真的想要的,这是一种偏执和自以为是。

那么,该怎么在亲密关系中恰当地付出?

首先,永远不把你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

你要学会健康地付出,你要允许别人拒绝你提供的帮助,把你们的关系看做是一个平等的合作关系,愿意去倾听他对你的付出的真实感受,同样的接受他的评价。

有些女生通过不断地付出和给予,来控制对方的情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让这种思想让他感到压力和负担。

其次建立客观的认知,爱情不是全部。

前面说了过度付出的人自我价值感低,可能把爱情看成全部,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唯一,这是一种差错认知,过度付出是因为觉得自己没什么优势可言。

你要找到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把“讨好”变成你爱他的表达方式。改变“我只有对他好,他才能不离开我”的想法,爱情不是你的全部。

最后是平等相爱,健康相守。

感情像一个天平,付出多的人会增加砝码导致这段感情的不平等,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就会被摧毁。在情感世界中,感受到公平、温暖、爱和舒服,自动地愿意为对方付出和奉献,同样地也给予对方温暖和爱,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关系中,就能长久的幸福下去。

经常问问自己“我的付出是否是对方所需要的”“这份付出是值得的吗”,并不是阻止你去付出,要在这份付出上加上前提。这种你来我往的情感交流,也是促进你们感情亲密的方式。维持长久的感情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平等”。

简单来说,他口渴了,你递给他水,他会感谢你,他对水的渴望在逐渐降低了,到了他不渴的时候,你再继续给他水喝,他就会感到多余,这在心理学上叫边际递减效应。

在亲密关系中也是一样,你的过度付出超过了一个界限,他就会感到不自在,甚至会造成对方的厌烦和痛苦。

所以啊,老师建议当你在感情中感受到了不平衡,委曲求全,一定要及时改善,良好的感情永远都是建立在你来我往,彼此舒服的基础上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originally created by GraceHug, counselors, and compiled from high-quality online contents. It is intended solely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ll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riginal author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regarding copyright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address or remove the relevant content.
文章内容由嘉待情感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及网络优质内容整理汇编,仅供用户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字与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