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真的会很快放弃一个陪了自己很久的人,然后爱上别人吗?

Gracehug
2023-08-12
3214
20

女孩子真的会很快放弃一个陪了自己很久的人然后迅速爱上别人吗?自然是会的。

但是,跟真爱、Mr. right 没半毛钱关系。

【多年感情V.S迅速爱上别人】这样的对比,总会引发人类的好奇心,碰巧人类又是一个热衷“为什么”的物种。“陪伴自己很久很久”这个句式强调了时间沉淀的厚重;“迅速爱上别人”描述了变化的突然性和爆炸性。

到底什么样的力量,才会促使一个人做出这样的决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而对于自己想不透的问题,我们又习惯甩锅给“不可控力量”,那就是所谓“真爱”。只有真爱的力量才能如此强大吧!

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从来不存在“真爱”这件事,这个问题只阐述了一件客观事实:爱情是变幻无常的。

就算这个女孩子,放弃了一个陪伴她很久的人,迅速爱上了别人,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她也有可能迅速离开这个别人,再次爱上另一个人。

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爱情随时都会升起,随时都会湮灭,与它带给你的强烈感受相比,它的本质很单薄。

亲密关系中,唯一不会变化的,只有对自己的掌控。

01亲密关系的社会学解读:浮于表面的激情之爱导致了变化

从本质上来说,构建一段亲密关系,是人类的天性,是为了终结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关于孤独感的阐述,浮于表面的激情之爱,是无法带来恒定、稳定的。

我有一个学员小郑,29岁,每一段亲密关系都异常惨烈,包括前一段婚姻。

她和前夫大一就开始谈恋爱,已经彼此陪伴了十年。原本以为人生也就这样了,可是小郑出轨了,出轨对象是一个才19岁的大一男生。

丈夫勃然大怒,她也顺水推舟地离了婚。然而,和小男朋友在一起不到一年,小郑又提出了分手。

“我原本以为他是我的真爱,可是,这种感觉现在完全没有了,为什么会这样?”小郑问我。

德裔美国社会学家弗洛姆认为,爱并不是指与某个特殊的他者建立的一种关系,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

爱上另一个人就意味着产生了一种思想,并且它一经形成,便十分稳固,很难改变。我们很难扑灭爱情的熊熊烈火。

同时,弗洛姆将爱,分为激情之爱,和成熟之爱,激情之爱,也称为“共生性结合状态”的爱。

在这一形式的爱中,两性间形成了犹如胎儿和母亲的依赖与被依赖关系。这种类似于胎儿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对等,是一种缺乏平等的爱。

而以此为源头,发展出来的胎儿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便是我们所有亲密关系的模板。

“你一直在寻找理想化的母亲,前夫是、前任小男友也是,最初你都将他们定义为理想母亲,所以你的爱格外浓烈,可是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只是把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投射到了他们身上而已,所以你一定会幻灭,也一定会不断分手,不断寻找所谓的真爱,不断轮回,无法稳定”我说。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说过:“说到底,爱情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在别人身上的反映”。

它折射的是你的自我和外物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都只是你的对镜而已。

02用自我成长来应对爱情的变幻莫测

在阐述了激情之爱后,弗洛姆进一步给出了“成熟之爱”的定义。

而成熟之爱具备下列五大特征:给予、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爱的首要特征是给予。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和积极的能力,而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爱并不意味着个体储存了多少情感,而在于能将多少爱赋予对象,并在给予的过程中实现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我会被扩大,你内心被禁锢的同理心、慈悲心会升起,从而对他人产生深刻的理解,进而和对方产生深刻的,心灵的链接。

基于此,我如下建议小郑:

1、找到症结:原生家庭带来的模式到底为何?

小郑有一个性格急躁,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她对于理想化母亲最大的标签是:包容。

前夫如此,小男友也是如此,她的潜意识也抱着“包容”这个标准不断寻找。

想要断开这个模式,第一步就是看清它,同时,与过往的自己,过往的母亲和解。

2、自我觉察,启动内心的能量

每个人都有觉察自我的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培养、练习这样的能力,才会在我们的每一段亲密关系中、每一次冲突中,发现自己内心的暗涌,从而去解决我们的问题。

卡尔 · 霍妮的《自我分析》说:“自我分析其实是一个艰苦而缓慢的过程”,而我们咨询师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授之以渔,教会你这个自我觉察的技能,同时辅助你去实践。

小郑的咨询持续了半年,期间我一直与她保持紧密的交流,协助、陪伴她从亲密关系的泥潭中一点一点爬出来。

“这半年,真的苦,可是,我能看到自己慢慢好起来”小郑说。

人的一生,总会有大大小小的障碍,轻重不一的痛苦,

而也正是各种磨难,这些痛苦,让我们开始自省,从而踏上强者之路。

人生苦短,算一算,还是苦得有价值,苦并强大着,比较划算。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originally created by GraceHug, counselors, and compiled from high-quality online contents. It is intended solely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ll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riginal author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regarding copyright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address or remove the relevant content.
文章内容由嘉待情感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及网络优质内容整理汇编,仅供用户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字与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