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爱我却为什么总朝我发脾气?我们因何愤怒又如何和解

Gracehug
2023-01-16
1555
50

丈夫体贴,妻子温柔,孩子懂事,一家人彼此爱护,相互体谅。相信这是大多数家庭理想的样子。

然而事情却常常不尽如人意,尽管我们事后都知道说的某些话或者做的某些事不好,但还是会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不自觉地出现这些言行,导致对家庭关系的伤害。

“我那个时候就是控制不住”

“火气就是涌上来了”

控制不住的发脾气通常会持续的对伴侣关系造成破坏性的损害,我们有不少这类的学员。

本来带着男朋友和闺蜜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饭,结果看到男朋友和闺蜜聊的那么开心而且他俩还互换了微信,于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俩在一起那么开心,干脆你俩一起过得了!”

“你这不是神经病么?我也是为了照顾你的感受啊,只想给你的朋友留个好印象啊”

闺蜜冷在当场,不知道说什么好,男朋友也气冲冲的离开了餐厅。

国内著名的曾奇峰老师讲过:

随便发脾气,其实和随地大小便差不多。

作为成年人,尚有羞耻之心,不至于随地大小便,但却可以毫无顾虑的对自己的爱人肆意的宣泄愤怒和不满,而且毫无觉察和反思,甚者还会让对方对自己道歉,这是作为伴侣的失职。

回过头来看那位和男朋友发脾气女士,当男朋友忽略她的感受的时候,她内心无法忍受安全感的破坏,顿时出现失控的感觉,失控会感觉到无能。

无能会让自己开始愤怒,开始大吼大叫。

那一刻,愤怒像个大火球席卷全身,根本谈不上周围人的感受。

那时的她,是孤单的、无助的、恐惧的、慌张的,也是需要帮助的。

然而,过犹不及的是,疯狂的指责别人是一种危险游戏!对别人强烈表现出不满也意味着你在摧残着这种亲密关系网,再亲密的人也不会承受你无时无刻的愤怒,亲人容忍你是因为爱你,这份爱和包容不应随意被挥霍。

有没有从来没和伴侣发过脾气的人?

有位朋友向我抱怨说,她和丈夫结婚十来年之间几乎不吵架,但却感到冷冰冰的。丈夫就像个老先生一样,不苟言笑,她时常有种窒息的感觉,有时甚至想挑起事端,可是对方从不正面应对。

你想要跟他沟通,他总是说:有什么好说的!让你无论怎么努力,好像都触碰不到他。你不得不怀疑,真实的他是怎样的?他真的还在乎这个家吗?

你看,从不发脾气的丈夫也让妻子不满意。

心理学家说:一个敢于袒露自己弱点,敢于真实面对他人的人,也会同样让别人放下戒备,建立亲密感,因为真诚总是难能可贵的。

真实,是一种勇敢的表现;真实,才是我们本来的生活。

为什么有些人会脾气暴躁、一点就着?

其实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面对恐惧的时候,会有三种本能的反应:战斗、逃跑、僵住,这是进化上的一种本能。

不过,相比其他动物,人类的这种本能更加复杂。我们知道动物的大脑很小,有的甚至没有大脑,所以他们只会在遇到真正威胁的时候才会有这些本能反应。

人就不一样了,人类的大脑非常复杂,它的记忆、整合、幻想的能力是所有动物都没有的。如果我们早年经历了某些威胁,这些威胁的影响力可能会一直在大脑里持续很久,而且大脑会自己做各种幻想、连接、整合,这使得即使生活中没有那种现实的威胁,我们可能也会很多强烈的情感反应。

爱发脾气的人一般总是处于战斗状态。他们的神经系统似乎已经被早年的生活经历训练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感觉到危险,感觉到不安,感觉到焦虑,感觉到不舒服,他们的刺就会竖起来,随时处于战斗的状态。

也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发脾气的潜意识语言是拉开彼此的距离,创造自我的空间,实际上就是划出了自己的边界。同时告诉别人,哪里是自己的底线,并向他人发出了警示:这是我的地盘,你最好少侵入。

另外,发出情绪预警,会让自己有一种掌控感,让我们有一种我的情绪我做主的感觉。

我们敢对爱人发脾气,其实潜意识是感觉关系牢固的,可以承受住攻击的。换句话说,这个关系是值得信赖的,是安全的,是经得起暴风骤雨般的冲击的。

另一方面,发泄情绪也是一种表达脆弱的方式,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伴侣,这也会让伴侣获得一种被信任的感觉。

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愤怒这种情绪特别常见,常见到就像身边的苍蝇,随时都会落在你的脸上。

愤怒是一种负性情绪,人们觉得这是一种特别糟糕的感受,所以控制愤怒确实有必要。

但是很多人却犯了一个差错:要么随意释放愤怒,要么压抑愤怒。这些都不是最好的处理愤怒的方式。

最亲近的人,无疑是最爱我们的人。因为我们深知他们爱我们,所以会去包容我们。但是,这也不应该是我们无理取闹随意乱发脾气的理由。

如果你想修复一段因为坏脾气导致紧张的亲密关系,你该怎么做?

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恰恰是自己的行为,强化了那些令人痛苦的行为,甚至将自己卷入了反复彼此伤害的漩涡当中。

就拿夫妻关系来讲,家庭生活中,妻子常常用责骂和训诫来应对丈夫身上的不当问题。这些行为看起来像是惩罚,但实际上它们却可能发挥着强化的功能。

再举个例子,有些丈夫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对妻子的陪伴不够,常常是只在夫妻关系出问题时才予以关注。妻子只有在最后实在受不了情绪爆发时,才能得到老公的关注。此时老公的“关注”就会成为缺乏关注和陪伴的妻子的强化物。长此以往,妻子变得“情绪不定”,甚至像“母老虎”一般。

在很多家庭中,夫妻间常常会使用厌恶控制——哭泣、唠叨、退缩——来对待彼此,这会大大降低婚姻的幸福感。随后,伴侣则总是倾向于对这样的厌恶行为给予回击,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在讨论问题时,处于这样充斥着消极行为的痛苦关系之中的人们,也往往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来表达愿望和抱怨,再用抱怨来应对抱怨。几乎所有典型的不良婚姻中都存在着这类相互抱怨,彼此诋毁中伤的对话。

你能不能别给孩子报那么多课外班啊,看把孩子累的!期末考试出成绩的时候你去哪儿了?你管过孩子的学习吗?我怎么没管过孩子?哪次学校有事不是我出面解决的。。。你发脾气干嘛?是不是在单位不顺心把气撒到我身上是我想发脾气么?你就是不在乎我的感受。。。

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行为是由其结果维持的。使行为增加的结果就是强化物,而使用强化物增强某一行为的过程就是强化。

举个例子,当老公准时回家时,你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表扬老公为修复你们夫妻关系所进行的努力。为了得到你的拥抱与表扬,他会在之后更加努力关爱你。你的拥抱与表扬,就强化了老公修复关系这一行为。

做一个合格的伴侣,是需要夫妻双方自身有成熟的能力;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也是爱孩子的一部分。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originally created by GraceHug, counselors, and compiled from high-quality online contents. It is intended solely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ll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riginal author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regarding copyright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address or remove the relevant content.
文章内容由嘉待情感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及网络优质内容整理汇编,仅供用户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字与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