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老公意见不合,到底该听谁的?

Gracehug
2023-07-09
2539
35

学员咨询:

老师你好,我今天和丈夫因为教育孩子的事情吵架了,希望您能给评评理。

我儿子今年刚3岁,准备上幼儿园了。因为他个性和他爸一样,特别绵软,我怕他遭欺负,就告诉他要是幼儿园里有人打他,他就一定要打回去。

就这一句话,我老公就不乐意了。他说我这样教孩子不成体统,把孩子教坏了;我说他老古板不跟着时代进步,现在早就不流行忍让谦卑那一套了,人就应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我俩谁也说不过谁,我觉得您平常对情感和心理学都很有见解,希望您给我们说说理,这事我俩到底谁对?

内容经提问者允许使用,内容具体信息稍作修饰用于保护提问者。

咨询师回复:

如果要聊科学育儿的话,如果小孩才3岁,最好是别这么教。

首先,3岁的小孩还没有发展出健全的理性思维,看问题非黑即白走极端,根本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你教ta被人打就打回去,他只会看谁都觉得人家是不是想打自己,那自己要不要干脆先下手为强就不用被打了?

要是再钻牛角尖一点的小孩,甚至会觉得妈妈给他换尿布时弄疼ta了,这算不算打我?我要不要打回去?

更重要的是,从发展心理学上来讲3岁属于儿童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发展自主意识。很多父母会观察到孩子没有以前那么乖了,因为他们正在经历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经历、感受、记忆,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人格形成。

简单来说,孩子在3岁以前对世界、环境和其他人并没有相对明确的概念,他们只关注自身的生存需求,比如说啼哭、喝奶、排泄等等行为都是出自本能反应。

而3岁的幼童会开始有了更多心理活动,逐渐关注外界世界和自己周围的人,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此时孩子的性格会较婴儿时期更敏感多疑,出于人类自保的本能,ta会觉得世间万物都有可能伤害自己,充满了戒备心。

也就是说,一个3岁的小孩本来就对一切人和事都抱着怀疑甚至抵触的态度,这时母亲要是更多的给ta灌输各种“锱铢必较、有仇必报”等价值观,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形成难以信任他人的思维模式。

说白了,就是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极具防备心、容易把人往坏处想、在人际关系中攻击性较强。

教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是好事,但教孩子以暴制暴,最终你只是调高了孩子对消极事物的感知力,让ta觉得世界充满了恶意。

你的本意是希望孩子不受伤害,到了孩子那就变成看谁都像会害自己的样子。

小时候怕别人抢自己玩具;

上学了老师好像总针对自己;

住校时觉得护肤品老遭室友惦记;

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距离,时刻担心遭人算计;

进入婚姻后有矛盾绝不低头认错,怕一旦妥协让步会被爱人瞧不起……

一个处处防备的人当然不容易受伤,但ta也很难收获幸福。

有人爱ta的时候,ta看不到爱、感受不到爱,因为ta就像一个扫毒软件一样,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查杀身边人到底有没有坏心思上了。

总之,3岁的孩子可塑性太强了,父母切勿一味调高孩子感知恶意的灵敏度,否则他即便是生活在乌托邦,也只会觉得自己时刻被恶意包围。

要说该怎样教导孩子,我想父母应该教ta信任他人、信任世界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受伤,但他会因此收获更强的心理韧性,你也给了ta走向幸福的可能性。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originally created by GraceHug, counselors, and compiled from high-quality online contents. It is intended solely for learning and reference. All text and image materials are copyrighted by their original author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regarding copyright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address or remove the relevant content.
文章内容由嘉待情感原创、情感咨询师投稿及网络优质内容整理汇编,仅供用户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字与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